科艺相通

  • Super User
  • 日期:2019-03-12
  • 5624

李政道先生关于“科艺相通”的理论始终贯穿在艺术史的发展过程中,更是当代艺术的核心价值观:


1991年,李政道先生首次提出“物艺相通”(后称“科艺相通”)的理论,他认为科学或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达到超越自我的境界,就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而达到融会贯通,从而对发展人们的非线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及立体化思维起到很好的作用。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曾预言:"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聚"。


1.科学的进步一直是推动艺术发展与完善的重要外在因素
从艺术起源上看,似乎艺术和科学并不是一家,但随着艺术的发展,科学和艺术却成了如影随形的一对,到了古典主义时期,恰恰艺术是依托了科学才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如: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体系的形成,都是因为科学的进步才实现了艺术的进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就是解剖学和透视学教科书式的典范。而达.芬奇就得益于他本人即是科学家,又是艺术家。物理学光谱的发现,才有了印象派,才使古典主义完成了在造型和色彩上的两大任务,人类就此完全解决了艺术上恢复正常视觉的难题,进而才结束了古典主义时期的探索使命,使人类有可能在1887年开始进入更加丰富多彩的现代艺术时期。这时,人类从具象写实的视觉再现,开始转为风格、形式、个性、非共性情感的表达,似乎与科学的理性思维背道而驰了。但是,到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现代艺术后期,科学和艺术又走到一起,很多现代科技手段直接应用到艺术作品当中。由于现代科技与艺术作品的直接结合,使这个时期的艺术变成了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丰富多彩的艺术时代,极大的丰富了人类视觉世界,正是这些科学技术手段上的进步,给艺术带来了一次又一次表现手法上的革命,进而演变成了现代艺术时期视觉上的革命,再一次佐证了“科艺相通”理论的精辟和伟大。


2.到了当代艺术时期,科学与艺术在思维方式上高度融合,“科艺相通”成了当代艺术的核心价值观
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艺术进入了当代艺术时期,就不仅仅是艺术作品在形式上的标新立异,而是从追求画面风格的变化,转变成了“观念即形式”的思维中,这是当代艺术延续至今的核心价值观。通常认为,科学和艺术的区别主要是:“科学是有意识,艺术是下意识; 科学是理性,艺术是情感”。可在当代艺术“观念即形式”的逻辑中,把有意识和下意识、理性和情感等同起来。这样一来,科学和艺术在思维方式上,又都走到一起。这就应验了福楼拜的预言:科学和艺术在“顶峰上汇聚”了。所以,李政道先生关于“科艺相通”理论的本质,其实就是当代艺术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当代艺术的学术主流。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正是我们这些当代艺术家一直追求的。因此,深入研究和拓展李政道先生关于科学与艺术融合的理论,并把它应用到艺术教学和创作中,就是我们办好李政道科学与艺术中心的基石,也是我们拓展视野、走向世界,为国科大实现双一流大学做出贡献的法宝!